我們的身體由無數細胞所組成,而人體内的基因會負責指令這些細胞因應身體的需要,分裂出更多細胞,以取代體内一些受損、老化或死亡的細胞。不過,當這些基因受到破壞,便有可能導致細胞不受控制地增生,引發癌症。

癌細胞是指體內異常分裂的細胞,這些癌細胞除了會不受控制地入侵附近器官組織,還可以通過血液和淋巴系統擴散到身體的其他部位 ,如果這些癌細胞在體內增生並形成腫塊,我們便稱之為癌腫瘤 。

五大常見癌症

結直腸癌

乳腺癌

肺癌

肺癌是起源於肺部支氣管黏膜或腺體的惡性腫瘤,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長最快,對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。 目前已經成為全球發病率最高、死亡人數最多的癌症,男性肺癌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佔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一位。

肺癌的常見癥狀如下:
突然出現咳嗽並持續一段時間
少量咳血
呼吸急促
深呼吸、咳嗽、大笑時出現胸痛
聲音變得嘶啞
食慾不振
體重無故下降
支氣管炎、肺炎等病症不斷復發

結直腸癌

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,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的改變以及人口老齡化,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趨勢。在不同因素的影響下,大腸黏膜出現異常增生,形成大腸瘜肉,雖然大部分瘜肉是良性,但有部分會慢慢演變成為大腸癌 。

結直腸癌常見癥狀包括:
排便習慣改變,如持續出現便秘、腹瀉或兩者交替
排便後仍有便意,有排便不清的感覺
大便由粗條狀變為幼條狀
大便帶血,視乎腸道出血位置,血會呈鮮紅或深色
因腸道出血而導致缺鐵性貧血
腹部不適,如疼痛、絞痛或腹脹
原因不明的疲倦和疲勞
無故體重下降

乳腺癌

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細胞在多種致癌因數的作用下,發生增殖失控的現象。乳腺癌是女性常見癌症之首,每年有30餘萬女性被診斷出乳腺癌,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。從發病年齡來看,發病率從20歲以後開始逐漸上升。遺傳因素也是乳腺癌發病的高危因素,親屬(特別是父母、子女以及兄弟姐妹)中有乳腺癌病史者,發病風險是普通人群的2-3倍。隨著新的治療策略和方法的普及,初期乳癌患者的存活率高達99%。

乳腺癌的癥狀如下:
乳房出現硬塊
乳房的外觀、形狀、大小等有所改變
乳房皮膚出現凹陷、發紅、增厚,或像橙皮紋
乳頭溢液,甚至有出血情況
乳頭或乳暈異常,例如出現凹陷
腋下淋巴出現腫脹等

胃癌

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曾經指出,全球半數的胃癌個案在東亞國家出現,相信與飲食習慣及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有關,例如長期食用熏烤、鹽腌食品等有可能增加患上胃癌的風險。早期胃癌多數患者無明顯癥狀,隨著腫瘤的生長,影響胃功能時才出現較為明顯的癥狀。

胃癌常見癥狀包括:
消化不良或胃灼熱
噁心或嘔吐
進食後胃脹
隨著病情進展上腹疼痛加重
食慾下降
乏力消化不良或胃灼熱

肝癌

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器官,也是非常重要的代謝器官,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,以致於肝癌早期通常沒有什麼症狀,當肝臟細胞出現異變及不停分裂,就會形成肝癌。實驗研究資料表明,乙型肝炎病毒(HBV)和丙型肝炎病毒(HCV)感染、黃曲黴素、飲水污染、酒精、肝硬化、性激素、亞硝胺類物質、微量元素等都與肝癌發病相關。肝癌的症狀初期較不明顯,通常要到後期才會出現。

肝癌的癥狀如下:
不明原因下體重突然下降
食慾不振
噁心或嘔吐
腹部脹大
腹部或右肩胛骨附近疼痛或不適
黃疸
異常瘀傷或出血

癌症可以由不同因素所致,包括遺傳和後天因素導致的的基因變異等,部份變異基因可以由父母遺傳到下一代,惟有更多基因突變是由後天因素所致,例如不良飲食習慣、吸煙、酗酒、環境污染等等。雖然醫學界現時尚未完全掌握基因突變的機制,但近年癌症治療已取得顯著成效,有效提升存活率和延長患者存活期。如想了解更多癌症資料,歡迎向我們顧問查詢!